建立品牌知名度过程中,最重要的策略就是为品牌或产品命名。88%的企业因命名不慎,最终退出市场。长期而言,品牌就是名称而已,因为产品独特卖点或概念不见了,只剩下品牌名称和竞争对手的品牌之间差异。好名称是企业长期成功最好保障。
不管是企业还是新的项目要起名字,都需要做一下取名的功课,我们通过自我经验和和各种品牌高手学习,总结一下各路大神们关于品牌起名的一套落地指南。
一、品牌取名的技巧
品牌取名的技巧在网上一搜一大堆,我在这里只分享几个觉得比较实用有效的技巧。
1、直接用动植物名
之前大象公会有关动植物取名的一篇文章在圈内流传,就是讲了很多容易记住和易于传播的品牌名字,基本都是动植物名字,尤其是互联网类品牌,看到互联网品牌名就想到动物园.
其实,利用动植物名字来作为品牌名,就是降低传播成本的方式。因为人对动植物比较熟悉,熟悉的东西最容易记住,而且动植物也不容易出现侵权等商标问题(容易注册)。
比如直接取动物名的品牌有:小天鹅、老虎直播、武昌鱼、蚂蚁金服、菜鸟物流、虾米音乐……
植物的有:百合网、土豆网、小米手机、蘑菇街、豌豆荚、坚果手机、花椒直播、瓜子二手车、梨视频、荔枝FM、果壳网、西瓜视频……
这里要注意的是,取动植物名的品牌,在宣传时要后面加个品类词,能让人一听就知道你是做什么的,降低传播中的识别成本。比如前面所说的“小米手机“,如果后面不加“手机”,首次听的以为是卖米的品牌。
2、品类相关词+动植物/熟悉的物品词
比如,搜狐,路虎,途虎,宝马、天猫、途牛、爱豆、飞猪、淘宝等。
同样,最后也要加上品类词,比如,途虎养车,宝马汽车、途牛旅游、飞猪旅行。
3、选用叠词
取名字的另外一个技巧就是叠词化。
比如QQ、钉钉、脉脉、陌陌、探探、派派、YY,还有滴滴、当当、贝贝、转转、旺旺、盼盼。
除了两个字的名字,三个字也是可以用叠词化来命名,比如淘票票、货拉拉、拼多多、钱多多、房多多、运满满、楚楚街、娃哈哈、人人贷、拍拍贷、企查查等。
为什么叠词化也容易被人记住?孙庆金教授的解释是,你会发现小孩子在刚刚学说话时,一般叠词是最容易学会的。比如“爸爸、妈妈”,或者吃饭就“饭饭”,看到猪就“猪猪”,撒尿就“尿尿”…
可见,人类对叠词还是比较容易记住的,毕竟这是人的大脑记忆规律。
4、习惯用语
能够降低传播成本的名字还有我们的习惯用语。
比如去哪儿、什么值得买、饿了么、阿里巴巴(暗示芝麻开门,财富大门打开)、今日头条、我爱我家等。
5、数字+品类相关词
这个方法用得好,也能起到好名字。
比如六个核桃、三只松鼠、一朵棉花(纯棉家居品牌)等。
6、其他符号词
比如锤子(手机),真功夫等,还有马可波罗也算(因为中小学课本出现过,也形成了一个熟悉的符号词。)
二、好名字的检测方法
我们说品牌取名有3个原则,分别是降低识别成本、降低传播成本、降低使用成本。
那么,名字起好了,是不是一个好名字,怎么检测这个名字是不是一个减少营销成本的好名字吗?
看了几位专家的总结,有这样几个办法:
1、听完能不能马上正确地写出来?
当你告诉别人这个名字,是不是可以马上正确地写出来,说明这个名字的传播成本低(看得懂、记得住、说得清、易搜索)。比如三只松鼠、天天快递、滴滴打车等,就符合了这个检测标准。
比如“犇鱻羴”、等名字就很难听完就写出来,也很难打出来。
2、输入名字时,是否要切换键盘?
中英夹杂等名字,甚至英文还有大小写的,打出来就很痛苦了。这种名字直接提高搜索成本,不是好名字。
3、别人第一听到这个品牌名后,能不能马上知道你是干什么的?
这个就可检测出这个名字是不是看得懂,和会不会被消费者误解。比如俏江南,别人一听以为是唱戏的,其实是川菜馆。还有小米手机,如果没有加上“手机”品类名在“小米”后面,第一次听的人以为是卖米的品牌。
4、目标用户听到这个名字是否感到不安?
检测是否有文化、行业忌讳或负面认知等。比如可口可乐当初在中国的名字是“蝌蚪啃腊”,比如广东香港人听到“金狮”这个名字。
综上,品牌名需要够简短,简单通俗,朗朗上口。如果是能做到“过目不忘,耳熟能详”,那就更棒了。
科米创意机构
深圳科米广告有限公司
Shenzhen Kemi Advertising Co., Ltd.
品牌策略与设计 | 品牌IP设计 | 品牌年度推广设计 | 产品策略包装设计 | 商业空间设计
深圳市罗湖区嘉宾路4018号爵士大厦B座1217室
品牌总监:135 1026 5056 王生(微信同号)
策略总监:137 6021 8347 张生(微信同号)
做品牌,跟总监聊聊
品牌总监
策略总监
微信小程序